近日,一部致力于深度探寻文艺奥秘的研究文集——《艺林探赜》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分“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两编,是作者学习研究文学艺术数年以来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重要学术成果的集萃。书名言简意赅,“艺林”喻指文学艺术领域之浩渺无际、神秘幽深,“探赜”源自《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意指窥探幽义、考索奥理。作者试图在浩瀚无垠的艺术丛林之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深掘那些潜藏于艺术现象之下的深刻规律、精妙思想与独特美感。这并非浮光掠影式的欣赏,而是一次向艺术和思想领域的深入开掘。
学术深度:跨文化视野下的理论思辨
《艺林探赜》在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中探寻精微深奥之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素养和开阔的研究视野。上编“理论研究”致力于艺术本质与审美价值的哲学探讨,探讨了中西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从中国书法的“至善”追求到贝尔的艺术本质论,从《林泉高致》的山水画意境到黑格尔与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理论对话空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深度挖掘,如《试论中国古代的两种“艺道观”》梳理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内在脉络,“古代书法趣味”系列论文分别从道家、儒家和禅宗三个方面探析中国古代书法审美的哲学基础,是对书法艺术美学要义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悟探索,最后,作者立足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之常道归结为“真善美的统一”,彰显了当代学者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信。
现实关怀:理论观照下的批评实践
《艺林探赜》不是文章的简单集合,她以跨文化视角审视艺术问题,既有对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度挖掘,也有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敏锐把握;既有严谨的学理分析,又不失鲜活的审美体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艺术阐释体系。下编“批评实践”充分展现了作者将艺术理论思考运用于分析阐释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作者的批评对象涵盖了诗歌、小说、绘画、戏剧、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横跨古今中外,从现代主义电影到当代实验话剧,从古典小说到当代诗歌、绘画,作者以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穿透艺术形式表象,直抵作品精神内核,深入剖析各类艺术作品及论著。《中国电影美学建构的路径与策略》一文通过对陈旭光《电影工业美学研究》的评析,提出了中国电影美学体系建构的创新思路,体现出作者对当代艺术发展的现实关怀。
方法特色:比较视野与知行合一
《艺林探赜》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中西艺术理论之间建立对话关系,致力于中西文艺理论观点的比较与互鉴,在文化对话的视野中寻求理论创新的可能,如《同源异流的美学建构》一文通过对席勒和蔡元培两位美育思想家的比较和批判性审视,揭示了中西美育思想的异同及其当代意义。《艺林探赜》还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治学追求,涵盖了诗歌、小说、绘画、戏剧、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批评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映照、良性互动,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架构。后者源于对艺术现象的理论思辨,为批评实践提供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具体批评则不断验证、丰富理论思考,形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治学路径。这种研究路径既避免了脱离艺术经验的纸上空谈,也克服了印象式批评缺乏深度的局限,印证了艺术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社会意义:连接学术与公众,滋养审美与思想
《艺林探赜》的行文既保持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深刻性,又注重语言的清晰与可读性,既可作为艺术理论研究的参考文献,也可作为提升艺术趣味的通俗读物。
对学术界的价值:该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能够启发同行学者的进一步探讨,促进学术对话与知识积累,对推动文艺学、艺术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文艺创作界的价值:文艺批评是滋养创作的重要土壤。该书对艺术作品的深入解读,能为创作者提供有益借鉴、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创作水平、推动艺术创新。
对广大读者的价值:该书犹如一座桥梁,将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以相对通俗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引导读者超越浅层的感官体验,学会更深入地鉴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升审美素养和人文思考能力,从而更充分地领略文艺的魅力,丰富精神世界。
作者寄语:以探索之心,趋近艺术真谛
作者刘跃兵是艺术学博士,在文艺研究领域浸润、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写作经验,《艺林探赜》是他长期思考与探索的智慧结晶。作者撰写这些文章的初衷是出于对艺术深沉的热爱与好奇,希望通过对艺术之林的“探赜索隐”,不断趋近和领略那永恒的艺术之美与创造之思,并与读者分享这份求索与发现的喜悦。期待本书能点燃更多读者对文艺进行深度探索的兴趣,共同在浩瀚艺林中寻幽访胜。
目前,《艺林探赜》已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作者长期学术研究的成果展示,也是对推动中西艺术对话、深化艺术本质思考的有益尝试,为当下的文艺图景增添了一抹深邃而亮丽的色彩。
文化使命:中国文化出版社的出版理念
中国文化出版社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出版机构,历来重视对高质量学术著作出版的支持。出版社始终坚持以学术价值为衡量标准,致力于为学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艺林探赜》的出版,正是中国文化出版社践行文化使命、推动学术繁荣的又一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刘跃兵,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文学博士,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获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赴德国柏林、伯恩、卡塞尔等地访学交流,现为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美学、书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审美指南:趣味的标准及其意义》等,在《民族艺术研究》《中国文艺评论》《艺术学研究》《中国文化报》《北京青年报》《天津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